80%的經銷商盈利,10%的保本,另外10%是虧損的群體。
40%的經銷商盈利,30%的保本,另外30%左右的虧損。
第一組是10年前的,第二組是今天。把這兩組數據放在一起進行對比,會讓人嚇一大跳。因為保本與虧損的比例都不止翻一番,而盈利的比例可憐到只剩下原來的一半。
在這近十年來,甚至是七八年來,讓人最大的感觸是曾經全國屈指可數門店有上百家的幾大經銷商,先后幾年來紛紛出局。把范圍縮小到區域,也看到原來有十家八家,甚至幾十家門店的經銷商也遭遇了滑鐵盧。
如此慘烈的結局不是突如其來,而是早有預見。中國家具銷售商聯合會首任輪值會長曾震宇曾在一次地區家居賣場的年度慶晏上發言,“站在臺上,我的腳是抖的,背是發涼的”,因為當時在曾震宇看來家居賣場的漲租和擴張必將帶來對經銷商一次慘烈的大清洗。離今天應該有八年左右的時間了。
不久之后,同樣是國內有上百家門店的經銷商李俊明也在一次會議上表言,“經銷商與家居賣場之間的對話,經銷商是跪著與其說話的”。這樣的比喻說明了家居行業的生態鏈條極度的不健康,甚至可以說是極度的畸形。
一個人最大的悲哀是已經看到悲劇即將發生,卻對此無能為力。無論是當時中國家具銷售商聯合會,還是地區頗具影響力的大經銷商,對于家居賣場掠奪式的擴張,都只能是深感無奈。
40%左右的經銷商盈利, 30%左右經銷商的虧損。盈利與虧損兩個群體的比例相差只有10個百分點左右,或許除了家具行業,其它領域估計很難拿出這樣的數據。
大經銷商沒落,中經銷商滑鐵盧,只有小經銷商還在不停的變換。其實,前幾年家居市場就已經開始變天了,不是拿到大品牌的廠家的產品開店就能賺錢,“沒有大品牌的經銷商與小品牌的經銷商之分,現在只有賺錢的經銷商與不賺錢的經銷商之分。”這是當前市場最為切實的表述。
當一個市場,一個行業只有少部分人才賺錢,大部分人沒賺錢甚至還時刻面臨虧損風險之時,行業生態鏈將開始吃一環少一環的真正危機。因此,作一個大膽斷言:一個在野蠻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且形成畸形的食物鏈條,注定不會善終。
“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是否如此,我們走著瞧!
上一篇:智能門鎖千億市場存在哪些問題